跳转到主要内容

Artist Blog Michael & Rony

香港百货 HONG KONG DEPARTMENT STORE

2016年10月
Img 1

 

香港百货公司在八、九十年代最为兴旺,特别是日式百货公司,例如大丸百货、八佰伴、伊势丹等等,多元化的产品和良好的服务态度,都很受香港人欢迎,当时亦都改变了很多香港人的购物模式。如果问上一代的人对于香港百货的感觉,答案都是良好的、正面的,一般都认为百货公司内所见到的产品都是优质的,品质良好的,购物过程亦是休闲的,始终在百货公司内的产品定价不低,从前亦没有太多其他大型购物商场,有能力到百货公司购物感觉是优越的。但随着香港零售业的转变,而且地产价格上升,很多外资百货公司都已经结业,或已经转型成为超市、商场、名牌专门店等等,现在剩下的有崇光百货、连卡佛、Harvey Nichols比较为人熟悉,而所卖的品牌和产品大多数都是外国货,很难可以找到香港本土创作。随着科技发展和时代变迁,现代零售业面对另一番转变,网上购物的方便和选择之多,door to door购物模式为各大品牌和新晋设计师省却了不少成本,亦为消费者省却了不少脚骨力,在香港网购最大的好处,是不用外出挤迫,所以除非有很特别的地方活动,否则现代人似乎较喜欢网上购物。话虽如此,有一些现场气氛和体验,是网购不能做到的。

 

Img 2

 

现在应该重新定义「香港百货」。 「百货」应该不仅提供范围广泛的产品,同时还提供另类的「香港」零售与购物体验,这种体验可以是物质以外的,听一首歌、喝一杯茶、学懂产品的制作、明白制作背后的故事,才是「香港百货」的真正意义。既然标签着「香港」,亦需要从产品和整个体验中感受到香港设计师和制作人的态度和理念。
 

Img 3

 

MIRO很高兴能够与Gallery 27合办「香港百货」“HONG KONG DEPARTMENT STORE”展览,在Space 27展示十多个本地设计摊位,和举办不同的设计工作坊,超越了一般展览的概念,亦跳出一般香港零售与购物框架,让大众能够与设计师们​​有更多交流,零距离接触,深入了解制作过程和设计概念,同时亦有走进「百货」的感觉,可以购买精选家居装饰品、钟表、陶瓷、家具、书籍等。展览其间亦邀请不同音乐人现场演奏,亦有食物和饮品提供,「想睇嘢、想玩嘢、想买嘢、想食嘢,嚟香港百货啦」。
 

Img 4

 

大家如果想参与「香港百货」的设计工作坊,是需要预先报名的,工作坊单位包括Kacama Design Lab, Stickyline, Lab by Dimension Plus, With Her Animal Poetry等等,可以学到环保染物、唱盘、折纸制作等,详情请留意官方Instagram (@hkdeptstore) 和Facebook (www.facebook.com/HKdeptstore) ,关注更多精彩活动内容。